未來大規模電池儲能系統的發展與應用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開展一些工作:鋰電池儲能
(1)從大規模儲能電池的設計、集成、安裝、運行、監控等生產運行全過程,充分重視電池的安全問題,提出不同類型儲能系統的安全邊界,對可能出現的電池過熱、變形、燃燒、電解液泄露等安全隱患設計具有充分可靠性的安全措施,避免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2)充分考慮大規模/超大規模電池儲能系統數量龐大的儲能單元及其網絡拓撲結構的復雜性,提出站域集中管理與子系統分區自治相結合的大規模/超大規模電池儲能電站優化控制架構,從根本上解決各儲能單元差異性與應用目標統一性之間的矛盾,全面提升電池儲能系統的綜合管控能力。
(3)有效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方法,兼顧歷史和實時運行數據,實現電池儲能系統實時運行狀態診斷與分析,性能衰減與安全預警等,確保大規模集中/分布式電池儲能電站安全、穩定、可靠運行。
(4)針對大規模集中/分布式電池儲能電站與集中/分布式新能源發電聯合應用場景,考慮智能化運行調度、安全穩定控制、全壽命周期管理、多目標控制管理、運行效益最優等多方面需求,提出不同集成架構下的電池儲能電站多目標協同優化控制方法,破解不同形式電池儲能系統能量管理與科學控制的難題。
(5)考慮大規模集中/分布式電池儲能系統可能由不同種類、不同壽命階段的電池儲能單元/梯次利用動力電池儲能單元等混合集成,研究并揭示上述多類型電池儲能電站中不同類型儲能單元健康狀態、性能衰減、充放電倍率的差異特性,分析各電池單元動態連接后的充放電特性,提出針對不同類型電池儲能系統的動態、智能、差異化的充放電控制方法,解決電池優化管理難題。
(6)從電池儲能模塊級、裝置級和系統級等不同層面,研究不同類型大容量電池儲能技術的充放電特性、工況適用性、安全性及經濟性評估方法,掌握先進大容量儲能技術經濟性的量化分析與綜合評估方法,支撐電池儲能技術的深入研究和工程化應用。
標簽: